home + mo(Tv)ie + theater + book + music + city + new

 

商業=明星?!
──《莎姆雷特》不是商業劇場
hamlet.jpg (17876 bytes)
《莎姆雷特》不是商業劇場──至少,在製作水準上來說不算。

也許有人會質疑了:怎麼不算呢?它有明星卡司(當然不是何篤霖和萬芳──除了光芒萬丈的李國修,還有誰能擔得起明星的頭銜呢?),它有票房效果(每場座無虛席萬頭鑽動就是最好鐵證。),它有商業包裝:最是取悅觀眾的喜鬧劇情節,換來換去的數堂大景和燈光變化(連最 bare 的空台都脫光給觀眾欣賞了。),《莎姆雷特》有著所有商業劇場的運作和模式,怎麼可能不算呢?

但是很抱歉,若我們同意一齣戲只要擁有上述要素就可稱為商業劇場,無疑就跟同意只要有手有腳會站會跑的動物就是人一樣的無知和荒謬。正因為商業劇場算是和觀眾最休戚與共的劇場模式,正因為在台灣好的商業劇場本如鳳毛麟角,正因為《莎姆雷特》有著一切 so call 商業劇場的元素和外貌,所以當它呈現出完全是 anti 商業劇場的結果時就格外的令人氣結。

簡單的說,《莎姆雷特》太把觀眾當白痴。

很明顯的,《莎姆雷特》(以及屏風之前的《半里長城》。)inspired from 前些年喧騰于百老匯和倫敦西端劇場的名劇《Noises Off》,一齣肇基于劇場現實和狂想的瘋狂鬧劇,由是,對劇場生活具體而微的態度和關照就成了詮釋該劇最重要的立足點和關鍵所在。反觀《莎姆雷特》,劇中的風評劇團種種意外波折好笑固然好笑,然而其背後的烏龍態度卻著實令人咋舌不下──有什麼職業劇團會這樣草菅人命?會這樣不把演出當作一回事?我們當然清楚人都會有情緒,過程總會出ㄘㄟ,但是抽離了最基本的敬業和尊重,《莎姆雷特》呈現出來的劇場現實不但不可信,也不可愛。

失去了這個最基本的立足點,我們看到屏風這次演出的《莎姆雷特》處處碰壁,漏洞百出──恰似劇中的風評劇團一般──身兼劇作者/導演/演員于一身的李國修容或依然精彩,但是置身在一群無論在素質或才華上明顯落后他一大截的演員里的他,不管在場面調度或節奏控制上都顯得左支右絀,力不從心,所有的場景變化和情節流動都毫無內在邏輯和情緒連貫可言:為什麼何篤霖和萬芳要引吭合唱?為什麼景會不斷的換錯?為什麼是《哈姆雷特》?一切的一切不但令人不耐,而且尷尬。

《莎姆雷特》不是商業劇場。沒有商業劇場會這麼粗糙的。但是如果所有的觀眾依然照單全收,非常買帳,就像實驗室里的白老鼠一樣,人家餵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那麼台灣要出現好的商業劇場,契機還在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呢。

《莎姆雷特》
編導演:李國修
屏風表演班
再來一篇?

本主題首頁
又一夜,我們說相聲
莎姆雷特

家,甜蜜的家關于電影的二三事songbird
I MY ME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
所謂流言into the city
what's new散戲
有樂町

WM : jimmy chen / kkkiller@yahoo.com
copyright(c)1999-? / 1960 studio

版權所有• 轉載請取得同意

titlesmall.jpg (1529 bytes)

留言版、電子報……都在這里! Mail Me !

WU Banner from webunion.com
WebUnion Chinese Advertisement Network - Click Here to join